建设工程管理专业(大专)主要是为建筑行业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,涵盖了工程项目从规划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管理。以下是这个专业主要的职责和工作内容:
一、项目前期管理
- 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
- 协助进行项目的构思和定位。例如,在一个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中,要考虑小区的规模、户型结构、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定位。
- 收集和分析与项目相关的数据,如市场需求、土地成本、政策法规等,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。通过市场调研预测该小区的销售前景,计算土地获取、建筑材料采购等成本,评估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。
- 招投标管理
- 参与编制招标文件。包括工程概况、招标范围、技术要求、评标标准等内容,为潜在的投标单位提供清晰的项目信息。
- 组织开标、评标和定标活动。在开标过程中确保投标文件的密封性和合规性,在评标阶段根据事先确定的评标标准,对投标单位的报价、技术方案、施工经验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,最终选定合适的承包单位。
二、项目施工过程管理
- 进度管理
-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。根据工程合同工期和工程实际情况,将项目分解为各个施工阶段和工序,确定每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,如一栋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、主体结构施工、装饰装修工程等各阶段的时间安排。
- 监控施工进度并进行调整。定期检查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,当出现进度偏差时,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,如增加施工人员、延长工作时间或优化施工工艺等,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。
- 质量管理
-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。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,如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强度、砌体质量、防水工程质量等标准。
- 监督工程施工质量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,包括原材料的检验、隐蔽工程的验收等。例如,对钢筋的型号、规格和质量进行检验,对基础工程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绑扎等隐蔽工程在覆盖前进行检查验收,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。
- 成本管理
- 进行成本估算和预算编制。在项目初期,根据工程图纸和相关定额,估算项目的总成本,包括人工成本、材料成本、机械设备成本等。例如,通过计算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和所需的建筑材料用量,结合市场价格,编制出详细的成本预算。
- 控制成本支出。在施工过程中,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和费用索赔,防止成本超支。例如,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因设计变更导致的费用增加,要仔细审核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,合理控制成本。
三、项目后期管理
- 竣工验收管理
- 组织工程竣工验收。按照国家和地方的验收标准,对工程的实体质量、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。如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、水电暖通等设备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等。
- 整理和移交工程档案。收集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文件和资料,包括设计图纸、施工记录、质量检验报告等,将完整的工程档案移交给建设单位或相关管理部门。
- 项目运营维护管理(部分涉及)
- 对于一些综合性建设项目,可能会参与到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。如大型商业建筑的设施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和监督实施,确保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能够正常使用。
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生可以在建筑施工企业、工程咨询公司、建设单位等单位从事项目管理相关工作,在建筑行业的项目运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协调和管理作用。